陈招娣女排位置,陈招娣女排精神
1.女排5连冠的功勋:退役后患癌去世,让人心酸,这位功勋是谁呢?
2.缅怀 | “独臂将军”逝世六周年,曾是郎平的好闺蜜
3.陈招娣:女排五连冠功臣,体育界第一个女将军,病逝触动郎平出山
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女子排球一直是我们的王牌项目,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实现了“五连冠”,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达到了中国女排第一个巅峰时期!
在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的同时形成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激励着体育健儿和中华民族的儿郎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女排的辉煌是女排总教练袁伟民及每一个女排成员共同铸就的,她们都是女排“五连冠”的功臣!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前女排国手陈招娣的故事!
独臂将军陈招娣
陈招娣195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72年先后入杭州市业余体校和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排球训练,毕业后参加人民解放军,并于1974年入选八一排球队,两年后入选国家排球集训队,开始“为国征战”!
从陈招娣的履历不难看出,她其实是业余体校出身,并未接受专业的训练,但她硬是凭着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化“业余”为“专业”,最后成为女排国手!
作为一个女子,陈招娣的努力与拼搏令男子汗颜,1978年陈招娣随八一队打比赛时,左臂桡骨受伤,次年再度伤及同一部位,致使桡骨骨折,人们都以为她会停赛养伤,但在两个月后的全运会中,人们又看到了挂着绷带,独臂出战的陈招娣,自此她就有了“独臂将军”的称号!
在陈招娣的整个运动生涯中,腰伤一直伴随着她,1981年世界杯中日“最终决战”时,陈招娣不慎被队友撞伤了腰,疼得几乎无法直立行走,但她还是坚持上场,忍着剧痛一次次发起猛烈的进攻!
当最后中国女排夺得冠军时,陈招娣已经无法行走,是队友将她背上了领奖台,自此之后,她就留下了腰伤,每场比赛下来腰就像断了一样,医生更是多次告诫她再打球可能会终身瘫痪!但她舍不得离开心爱的排球,一直咬牙支持,正因为如此,队友们都称其为“拼命三郎”!
中国女排的辉煌——五连冠
据《中国女排》所载:1981年,中国女排重组,陈招娣被国家体委借调为女排领队,率队征战世界杯,同年十一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中,中国女排七战七胜,力挫群雄,夺得冠军,捧起了女排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杯奖杯!
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却不是最终的结局,从1981年取代日本称霸亚洲后,中国女排又于1982年秘鲁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预选赛中勇得冠军!实现了“三连冠”!
1985年,中国女排再度出战世界杯,勇夺冠军,在198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八战八胜,延续辉煌,蝉联冠军,实现了中国女排“五连冠”!
相较于同一时代其他女排强队的成员,中国女排的成员在身体和技术上都没有优势,但女排成员各个都如陈招娣一般,敢打敢拼,勇于拼搏,从不言败,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女排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并最终称霸世界!
这期间,陈招娣作为球队的核心成员,功勋卓著,据《人民日报》报道:1983年,陈招娣获得了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荣誉奖章!
“拼命三郎”精神的延续
1993年,陈招娣离开中国女排,调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先后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等职,2006年7月,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成为第一位晋升少将军衔的体育界人士,这是国家对其工作的最大肯定!
陈招娣将自己在女排中“拼命三郎”的精神延续到了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履职,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组织上安排的每一项工作她都能认真出色的完成!
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因患癌症病逝于北京,终年五十八岁!她死后遗体被火化,家人在其骨灰中找到了多枚钢钉,这都是她在征战女排时留下的旧伤,是她辉煌一生的最好见证,也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
陈招娣的逝去并不意味着“女排精神”的逝去,相反,“女排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的集中体现,非但不会过时,反而会代代相传,与时俱进,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激励着体育健儿和中华民族的儿郎不断的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等作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必将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女排5连冠的功勋:退役后患癌去世,让人心酸,这位功勋是谁呢?
国家女子排球队在历史上,各个位置的最佳球员都有谁?
中国女排是值得人致敬的也是值得人记住的,她们是国人的骄傲。中国女排会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每一位运动员的辛苦和教练的指导。每一次的成功都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对于中国女排有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曾经她们也是经历过无数的伤痛的。在中国女排最低谷的时期他们坚持下来了,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和胜利。
郎平和朱婷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中国女排历史上各个位置最佳的球员都是谁?这个是不好选择的,因为标准是不一样的。历史上各个位置的人也都是非常厉害的,比如大家最熟知的主攻手有郎平和朱婷。副攻手有梁艳和周晓兰、赖亚文等人,真正的想评出来谁是最佳还是很难的,因为每一个人实力都很强做的贡献也都非常大!先来说主攻手郎平,郎平是有铁榔头称号的人,又带领着中国女排拿下了大满贯。而朱婷则是大杀器,这两代女排的主攻手都有着各自的必杀器,是没有办法真正的一较高下的,只能说他们两个人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好的主攻手。
赵蕊蕊
而第二个位置副攻手大家所熟悉的女排运动员周晓兰、曹慧英、梁艳等人,还有大家觉得最厉害的被称之为黄金第一代的赵蕊蕊,还有下一个阶层的赖亚文和李月明。还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副攻手杨晓君因为她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过最佳副攻和最佳拦网。她们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曾为中国女排做下过很多的贡献,也有很多突出的成绩,真正的小选择还是比较难的,因为选择谁都会有很大的理由。
孙晋芳
二传,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这个位置也是有很多优秀的球员的,在获得五连冠的时候有开路先锋孙晋芳,还有在打球过程当中没有出现任何技术漏洞的杨锡兰等人,对于女排有密切关注的应该都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而且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她们是没有办法评选出真正的最佳。
周苏红
接应,说起这个位置也是比较难挑选出最佳的,比如老一代的周苏红和李珊等人,她们在这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强的,还有在现在有着独臂将军和拼命三郎称号的陈招娣等人
缅怀 | “独臂将军”逝世六周年,曾是郎平的好闺蜜
社会上经常提到女排精神。所谓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排多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早已超出了体育界的范畴。女排精神曾经在多个年代给全中国人们带来了民族自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然而,体育竞技是残酷的运动,那些即使站在冠军巅峰的运动员的光鲜背后却是数不清的疤痕。
女排大将而女排就是一门本身非常激烈的运动,女运动员们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受伤几乎是家常便饭。而有这么一位女排运动员的故事,让知情的人无不动容。
这位女排运动员生前战功赫赫,在女排服役期间她曾取得六连冠的佳绩,被称为“拼命三郎”。 她就是我们要讲的女排运动员陈招娣。
陈招娣1955出生于浙江省,从小就显露出其在排球领域的天分,并在1972年进入了杭州市业余体校,随后又进入了北京体院青训队。
毕业后的陈招娣并没有继续呆在排球训练队,而是选择了进入军队当兵。所幸,她在军队退役后选择了再次投身于排球事业,这才创造了一段传奇。
铁的传奇陈招娣在排球队里训练得非常刻苦,甚至多次受伤。她在年轻时因奋斗而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在她年纪大的时候经常折磨着她。
自从1976年,陈招娣被被选入国家排球集训队以来,她一路代表着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为体育事业而征战。
1981年,中国女排被重新组建,陈招娣也被国家体委借调为女排领队,这一年她开始在女排事业上越来越彰显其卓越的能力。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取得了亚洲冠军的荣誉。同年,中国女排继续征战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
1981年11月16日,中国队取得了7战全胜的完美战绩,从而夺得世界杯赛冠军。这场比赛还有后来一个在女排界同样举足轻重的任务。
那就是陈招娣的队友,人称“铁榔头”的郎平。郎平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优秀运动员奖”的嘉奖。
陈招娣在后来的世界锦标赛上被换了下来,主教练转而起用了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这场战役以后,中国队以3比0的成绩击败了对手古巴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局势。
最后,中国女排并最终以3比0的成绩完胜,击败了东道主秘鲁队,获得了锦标赛冠军。
在此之后的中国女排更是多次创下了令人惊奇的良好成绩,成为中国人在世界体育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骁将往事而谈到陈招娣本人,也有很多不为人知、却令人感动的故事。
陈招娣在1978年全国联赛比赛期间时,曾经左臂桡骨受伤,但是她选择继续坚持比赛。
1979年,6月,日本日立队与中国队在太原进行比赛。陈招娣在拦网时,被对手奥岛圭子用球扣中了之前受伤的左臂桡部位导致了其桡骨断裂。
然而,陈招娣并没有停歇下来,在两个月后,陈招娣出现在了全运会的赛场上,但是她之前受的伤并没有痊愈。
于是,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坚持比赛。这场比赛后,陈招娣取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谈。
之前提到,陈招娣被称为“拼命三郎”,这是因为她不仅技术好,比赛时斗志盎然,而且关键时刻非常敢打敢拼。
1981年世界杯中,陈招娣参加了中国女排的比赛。当时的中日女排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比赛进行到第三局时,队友孙晋芳抢传过来一个球,陈招娣在接触中和孙晋芳不慎相互碰撞。陈招娣更是严重扭伤了腰。
但是,陈招娣还是发挥了平时一贯的作风,坚持留在球场上继续比赛。而随着比赛进行得越来越后,陈招娣越来越无法忍受,开始控制不住动作。 被替换下来的陈招娣继续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始终不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比赛进行到第四局,由于缺席了陈招娣,比分不断落后。
在这个危难时刻,陈招娣主动要求再度上场,有了她的配合,中国女排最终夺下了世界冠军。
但是由于腰伤难忍让她依旧力不从心。当中国女排最后拿下比赛捧起第一个世界冠军。但是当举行颁奖仪式时,陈招娣已经无法自己站立。
最后还是队友背陈招娣一起走上了领奖台,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胜利。
一代脊梁由于陈招娣多年以来取得的汗马功劳,中国中央军委在2006年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
面对自己运动员和军人的双重身份,陈招娣在采访中笑了。
陈招娣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著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现在,我真的是美梦成真。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其实,正是有陈招娣这样一代中国人的拼搏,中国才在国际上取得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他们无愧成为时代的榜样。
后来,陈招娣不幸在1988年就患上了直肠癌,为了做手术她还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排球事业,离开了排球教练工作。
然而,2013年陈招娣的癌症复发了,她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令人意外的是,由于病情突然恶化,陈招娣在2013年4月1日下午3时去世不幸去世了。
更加令人唏嘘的是,陈招娣的遗体经过火化后,她的亲人在她的骨灰盒里发现了几枚钢钉,这些都是陈招娣以前做手术留在体内的,也伴随着她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些钢钉既是陈招娣受伤留下的苦难,也是她卓越战绩的证明。有无数的中国人用他们的血与肉铸造了新时代的长城,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所以女排精神、陈招娣都值得我们投向敬意,并以此为荣,我们要时刻记得有这么一帮为我们而拼搏的人们!
陈招娣:女排五连冠功臣,体育界第一个女将军,病逝触动郎平出山
2013年4月1日,“五连冠”时期功勋队员陈招娣因病逝世。老队友的离世给了郎平带来很大的触动,看着新一届女排因频繁更换主帅而成绩下滑,深思熟虑后郎导决定接手中国女排。六年过去了,中国女排在郎导的带领下越来越好,陈招娣所代表的女排精神依然留在人们心中。
1976年,陈招娣入选由袁伟民执教的国家队,开启了自己在中国女排的传奇之旅。那时候这支队伍还没有举世瞩目的光辉和荣耀,中国女排的队员们一直稳扎稳打,拼搏积淀。1979年,陈招娣作为中国女排队伍中的主力二传和接应,和队友一起首获亚洲冠军。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陈招娣和主攻郎平完美配合,引领中国女排首次拿下世界冠军,打响中国女排王者之师崛起的第一枪。
就在日本世界杯的第三场,陈招娣的腰伤已经非常严重,但她强忍着不吱声,忘我拼搏。中国女排绝地反击,最终夺得冠军。而比赛结束,不曾缺席训练和比赛的陈招娣却缺席了庆功宴,腰伤严重甚至无法移动。陈招娣曾说:“即便腰断了,也要把奖杯捧回去。”
陈招娣有个绰号叫“独臂将军”,这个名字的来历是由于她曾因受伤,左肘打着夹板上场,仅凭右手打满全场。其顽强的作风令人们难忘,那永不服输的血性与坚持,汇成女排精神最初的清流。
“我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能打一局打一局,能打两局打两局,不要叫痛,不要影响同伴的情绪,坚持就是胜利。”日记中,陈招娣这样描述着当时中国女排“不屈的意志”。落后、扳平、被逆转、再扳平,直至将胜利揽入怀中。这种失利时的永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仍奋力拼搏,绝地反击;这种面对困难的无畏与担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硬骨头,是女排精神最初的凝练。
同样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核心人物,陈招娣与郎平是要好的闺蜜,互相之间以“郎儿”与“娣娣”称呼。2013年4月1日,陈招娣因病医治无效去世,郎平得知消息后窝在沙发里哭了许久,她在微博里深情地写道:“如果有来生,我们还要做队友。”而那之后不久,郎平便出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 “招娣去世在 社会 上引起的反响让我特别感动,女排精神还是这么有感召力,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
可以说,以郎平、陈招娣为代表的女排姑娘们奋勇拼搏,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运动员精神气质的同时,女排精神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陈招娣去世后,为了让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激励家乡后人,绍兴市档案局在征得陈招娣的家属同意后,收集、整理了她的绝大部分遗物共计19407件,设立了陈列馆。
2013年4月1日下午,北京市八宝山东礼堂召开了一场浩大的送别仪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 陈招娣 ,因患癌症治疗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队员,曾获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的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她和 宋世雄 解说女排比赛,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陈招娣是 体育 界在军队里第一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
1955年,陈招娣出生于浙江杭州,她从小就表现出了突出的运动天赋,跑步、跳远、打球样样都行,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运动健将”。1970年12月,浙江女排成立,年仅15岁的陈招娣进入浙江队,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
由于成绩突出,陈招娣在1971年被选调到北京 体育 学院青年集训队。当时陈招娣的球风非常顽强,敢打敢拼,很快在同龄球员中脱颖而出,先是被八一女子排球队选中,并最终于1976年被 袁伟民 选入国家女排。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重组不久的中国女排初入国际大赛,成绩并不算理想。主教练袁伟民为了提高成绩,对女排队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有一次训练结束后,袁伟民问队员们: “谁还想加练?”
但姑娘们一天训练下来,早已精疲力竭,没有人响应袁伟民的话。陈招娣心想: 那我就再练一会吧! 于是主动走了过去。
袁伟民规定的加练项目,是让运动员先触碰场边的铁丝网,再跑到3米线做翻滚救球,再跑回来开始下一轮的救球……一共要接15个好球才算结束。
陈招娣头几个球还能勉强接住,但在接到第9个球时,她实在累得跑不动了,这个球就没接住。此时袁伟民说: “你没接住,扣掉一个球!”
陈招娣有了情绪,后面的几个球也没接好,当第9个球从她眼前消失的时候,袁伟民说她的好球已经被扣完了,要求她重新开始。
陈招娣顿时来气了,她朝袁伟民吼道: “反正是我主动加练的,我不练了总行吧!” 说完她就往外走。
袁伟民也生气地吼道: “你想不练就不练?这是训练,又不是儿戏!你今天走了,明天第一个练你!”
陈招娣又转头回来,她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不服气,她心想: 我一定要接起15个好球给教练看看!
袁伟民依旧不紧不慢地发球,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陈招娣的体力再次超支,她实在觉得受不了了,于是再次转身撤退,但走到门口时,她还是觉得不甘心,又第三次转身回到了训练场,终于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接完了15个好球。
陈招娣的这个 “三进三出” 的故事,成为了女排精神的象征。当时在女排队伍里,她的年纪算是大的,队友们看她都能坚持下来,也就更加积极训练了。 这个故事后来还被写成文章《苦练》,入选了初中的语言课本。
陈招娣就这么经过苦练,成为了中国女排著名的二传手,她在球场上不仅单防能力出色,还与 陈亚琼 开创性地使用“双快”战术,正式拉开了排球运动在二、三号位战术配合创新的序幕。
1978年,陈招娣从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不慎左臂挠骨首次受伤。1979年6月,日本女排访华,与中国队打了一场比赛,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 奥岛圭子 大力扣中受伤部位,又导致挠骨断裂。
但两个月的全运会中,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带伤单手出战比赛,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在1981年11月16日晚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上,陈招娣不慎在第三局扭伤了腰。尽管如此,她依旧拼命防守对方的进攻。中国队与日本队激烈鏖战2小时5分钟,最终成功地捧起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比赛结束后,陈招娣已经疼得无法站起,只好由队友背着上了领奖台,场景催人泪下。这个晚上,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拼命三郎”陈招娣。
1982年,陈招娣又跟随女排夺得了世锦赛的冠军。1983年,陈招娣正式退役,并进入北京 体育 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她先后担任了八一女排领队兼教练、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等职务。
1986年夏,时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的陈招娣带队到成都打比赛,在组织队员训练时,她经常感到恶心,还对同事抱怨: “四川的辣椒太辣了,把胃都辣坏了!”
同事提醒她说: “你该不会是有了吧?”
同事的话提醒了陈招娣,她赶紧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果然是怀孕了。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是: 这个孩子不能要。因为她当时忙于事业,没有精力抚育孩子,但是如果去做流产手术,就要休息半个月,但她自己作为主教练,就要错过备战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了。最后她决定留下孩子,继续组织队员训练。
有一天,陈招娣正站在高台上为队员们掷球,此时领队冲了进来,对陈招娣吼道: “你给我下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教练已经有了3个月的身孕了。
最终此次亚锦赛,中国青年女排取得了亚军,拿到了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的入场券。
正当陈招娣准备在自己的教练岗位上大展拳脚时,1988 年,她做了直肠癌手术,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排球教练的工作,挥别了排球场。
1989年初,陈招娣大病初愈,此时中国女排重新组队,国家体委有意借调她担任领队。此时海南省也想要她,并准备任命她为 文体厅副厅长 。当时陈招娣的爱人也在海南工作,如果她去海南,不仅有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能和爱人和女儿团聚,但她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回到国家队。
陈招娣回到女排以后,深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新时期运动队的思想工作,已不能沿袭过去的老一套的做法,他要求自己多长几个心眼,凡事都从细微处养眼,她不仅和队员们一起训练、生活,还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说笑和 娱乐 。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她掌握了队员的思想动态。
陈招娣和队员们熟悉了以后,觉得她们和80年代的老女排相比,缺少把排球运动当成一种事业的拼劲,于是她经常给队员们讲老女排的故事,队员们听了以后都很受鼓舞,纷纷表示自己要像老女排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
陈招娣带领这支女排先后取得了1989 年的世界杯第三名、1990 年的世锦赛亚军、1991年世界杯的冠军,但也经历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仅获得第7的低谷,后来她回忆起这次失败时曾说:“那感觉,就像是死过了一回。”
1993年,陈招娣回到军队系统工作,先后担任 总政文化 体育 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总部宣传部副部长 等职。
回到部队从事行政工作,对陈招娣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以前当运动员、教练、领队,主要是动,而现在坐机关,则是以静为主;以前只用管排球,现在则是排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都要管。 陈招娣比以前更忙了。
但陈招娣再次靠着自己的狠劲克服了这些困难,只要有解放军队的比赛,她就去看,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她就去向别人请教,尽管她闹出了一些笑话,但却很快熟悉了业务,从 “排球专家” 变成了 “杂家” 。
1995年10月,陈招娣随解放军代表团征战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夺得了13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3。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陈招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
2006年,陈招娣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 体育 界第一位女将军。对于将军的军衔,她曾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了!”
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陈招娣一直觉得很亏欠家人,尤其是她的女儿 郭晨 。由于陈招娣经常要深入到各军区的体工队调研,没有空管孩子,郭晨从小就在寄宿学校上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逢陈招娣出差,就由同事把孩子领回家过周末。
但郭晨从小就很懂事,她在学校里喜欢帮助同学,经常被评为“十佳少年”,高考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
陈招娣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和女儿的关系很好,她曾说: “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我从来不干涉她的事情,充分尊重她自己的意愿。我感觉有些事情,她还是更喜欢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聊,那么我也就不强行追问她。这也难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都有自己信赖的谈话对象。”
2013年2月,陈招娣的癌症再次复发,不得不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尽管她积极配合治疗,但病情却一直反复,她经常疼痛难忍。 每当她疼的时候,女儿就让她咬自己的手,女儿说: “每当你咬我的时候,我知道你很难受,你咬我的力度,我能感觉到你有多痛,我不怕被你咬,只要你能坚强地挺过去,再疼我也忍着,加油!”
陈招娣住院期间,远在美国的 郎平 回国探望她,她看着昔日的队友躺在病床上,不禁泪如雨下。 陈招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谈自己的病情,而是和郎平交流新女排的训练战术,她希望郎平能够回国,继续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
但奇迹没有出现,3月31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4月1日,陈招娣病逝,年仅58岁。
追悼会当天,老女排成员郎平、孙晋芳等人在老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陆续来到现场,与老队友再见最后一面。他们共同为陈招娣送上了一个花球,上面写着: “我们为你感到自豪,永远怀念你!”
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进入低谷期,女排内部曾有人提出希望邀请身处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教练,但郎平本人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有些犹豫,但和病重的陈招娣见面以后,她终于坚定了回国的念头。她说: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
最终郎平再度复出,她带领中国女排又创造了一个高峰,延续了女排的辉煌。相信陈招娣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些成绩,也会感到欣慰吧!
诗人臧克家曾在《有的人》里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招娣虽然离开了,但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她将成为中国 体育 永远的精神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