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条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赛事报道

文章内容

贵州王心一,王兴恩 贵州

tamoadmin 2024-06-02
1.婚史最多的明星是哪一位?2.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3.丁宝桢——刚正清廉的中兴名臣4.铜仁到梵净山多少公里贵州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

1.婚史最多的明星是哪一位?

2.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3.丁宝桢——刚正清廉的中兴名臣

4.铜仁到梵净山多少公里

贵州王心一,王兴恩 贵州

贵州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

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又审议通过将中国贵州铜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梵净山也成为了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据悉,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自然遗产评估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表示,梵净山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扩展资料

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出露的中元古宇梵净山群,是陆向裂谷盆地-红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积岩系;山麓和山顶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动陆缘碎屑沉积。

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并孑遗着7000万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物种。其存有生物种类2601种,其中植物200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21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植物总数的43%;动物801种,脊椎动物有38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占贵州全省受保护动物总数68%。

东方网-梵净山申遗成功 成中国第53项、贵州第5项世界遗产

婚史最多的明星是哪一位?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扩展资料:

梵净山地形地貌

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脚到山顶落差达2000米),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也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

百度百科—梵净山

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在我了解的娱乐圈明星中,婚史最多的明星应该是刘晓庆。刘晓庆长得美,性格也好,在影视圈里面的地位也很高。认识的人多,也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她一共有4段恋情。她与第一任老公王立相处了五年就离婚了,与第二任老公陈国军结婚第二年就离婚了,第三段婚姻就是阿峰,第四任就是现在的老公王晓玉,刘晓庆一共有过四段婚姻但是一个孩子都没有。

1975年的刘晓庆还是成都军区话剧团的演员,非常想调去北京工作。当时工作调动和户籍制度都十分严格,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婚姻。刘晓庆经人介绍认识了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小提琴手王立,两人通过鸿雁传书谈恋爱。1976年刘晓庆向团里提出到北京结婚的申请,兜里揣着单位开的婚姻介绍信,到北京的当晚就和王立结婚了。但刘晓庆对王立只有陌生,没有爱,甚至不能掩饰对男女之间亲昵的厌恶。刘晓庆与王立的隔阂越来越深,她越来越不想回家。1982年,刘晓庆与王立正式离婚。

刘晓庆的第二任丈夫是陈国军。当时陈国军已有家室并还有孩子。但是为了和刘晓庆在一起,陈国军和前妻打了4年的离婚官司,但最后因姜文的插足还是走向了失败。

阿峰为了追求刘晓庆不惜与怀孕的妻子离婚。而此时的刘晓庆已经和伍卫国分手,也十分欣赏阿峰的才华,两人合作《皇嫂田桂花》后,阿峰进入刘晓庆的公司担任管理工作,后来取代伍卫国成为公司负责人。2002年,在刘晓庆因偷税坐牢被逮捕时,她对阿峰说:“我进去了以后,你别等我,你再找一个人结婚吧。”阿峰对刘晓庆仍然死心塌地,一直坚定守候着她,尽心尽力帮她打理事务,这令刘晓庆甚为感动,出狱后在2003年的国庆节便嫁给了阿峰。但最后两人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婚。

在经历前面3段婚姻之后,刘晓庆嫁给了现在的老公王晓玉,两个人一直恩爱到现在。也希望他们的婚姻能够一直幸福美满。

丁宝桢——刚正清廉的中兴名臣

清末一代名臣、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的故事,虽流传甚广,但知道其中内幕和具体细节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作者最近在事发地山东济南和泰安等地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了此文。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安德海的两艘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帆南下,一路上以钦差大臣身份出现,沿途一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争先恐后前去逢迎巴结,讨好安德海一伙。安德海趁机大敲竹杠,中饱私囊。

七月二十日,太平船驶入山东境内,抵鲁北古城德州,安德海令船靠岸,说明天是他生日,要在船上庆寿,差人们就忙了起来。次日挂起了他从宫中带出来的龙袍,船舱中并排放两把太师椅,一把摆着龙袍和翡翠朝珠一挂,一把坐着安德海。船上娈男妙女都给他磕头拜寿。尔后,浓妆艳抹的女戏子给安德海演了“八音联欢”,十分热闹。运河两岸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河堤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两道人墙。只见此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牙边的旗子,旗中绘有一太阳,太阳中间一只三足乌鸦。船两旁挂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奉旨钦差”,另一面是“采办龙袍”,还有迎风招展的龙凤彩旗多面。安德海大开酒宴,过了有生以来最得意的一个生日。

安德海在德州停船庆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时轰动德州城。德州知州叫赵新,字晴岚,天津人,咸丰癸卯举人,曾任长清县知县,政绩显著,同治四年调补德州知州。

钦差过境怎没接到“明降谕旨”呢(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差人下船买东西也没出示“勘合”(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途经各地,不需花钱买东西,可凭证取得地方官府供应的物资)。赵新心中十分纳闷,便带上差人来到城西侧的堤岸察看,见船已出了德州地界,赵新便返回州衙。

赵新召集幕僚商议,问众人那日中三足乌鸦小旗是何意。幕僚们回答不出来。赵知州说典故出自《史记》的《司马传》。文曰:“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安德海挂此旗的意思是暗示人们他是奉西太后的懿旨。赵新随后带两名心腹随从,主仆三人骑快马直奔济南,到山东巡抚衙门(该衙门是明洪武年间齐王府)递上了手本,通报德州知州有要事拜见抚台大人。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把赵新让到西花厅叙谈。

丁宝桢(1820―1886),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人,字雅璜,咸丰进士,1867年升山东巡抚,是一位刚正激烈、一清如水、铁面无私、不喜趋奉的好官。他对安德海凭西太后之宠,种种不法,早已心中不满。接到德州知州赵新的禀报后,便立召抚院幕僚商议,决定一面拟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动用紧急公文,派快马分别下令东昌(今聊城)知府程绳武,驻东昌总兵王心安,济宁知州王锡麟,泰安知县何毓福及沿河各县,对安德海一伙跟踪准备缉拿。

此时,安德海船已行至临清,因河水浅无法前行,他便让人雇用2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沿大道到了聊城。后又折道东行,直奔泰安,夜宿义兴客栈。

聊城知府程绳武、总兵王心安来到泰安县知县何毓福府上,商量怎样捉拿安德海一伙。泰安知县何毓福,字松亭,汉军镶红旗人。他在京内任监察御史时,曾因参奏安德海而被安陷害入狱。后因证据不足,又因何的母亲是同治的乳娘,才得以释放,贬为泰安七品县令。何知县是跛脚,据说是当时受刑所致,所以何毓福痛恨安德海。他安排泰安参将姚绍修,率领泰安营士兵,把义兴客栈包围起来。何知县同守备刘英魁带领马快、东西两班和补班(外班)冲进客店,很快就把安德海随员逮了,结果不见安德海,何知县和守备刘英魁命士兵严加搜查。

店内灯笼火把一片通明,屋内外、厕所、马棚全搜遍了,还是没有。何知县又命士兵屋内院内仔细搜查,最后终于在院内水井中发现了他。原来他听到动静,见事不妙,自己便带着部分从皇宫盗出来和沿途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等,进后院把它藏进水井里。士兵发现后,很快把他捉住。何毓福命人将井里藏的东西打捞上来,连人带东西连夜解省。王总兵等带骑兵夹车护卫,天明抵达济南,安德海被押交抚院。丁宝桢命抚标中军绪承参将、臬司潘蔚,把安德海寄押在历城监狱。

安德海是慈禧手下红得发紫的一个权监,何以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捉住?事情总是有前因后果的。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安德海为讨好慈禧伤人太众。二是受宠忘形有恃无恐。有一次,山东巡抚丁宝桢叩见慈禧太后,不慎顶戴失落。那时服装不整或佩戴有缺,为之不仪,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当时,慈禧并没吭声怪罪。安德海却站在一旁,装腔作势地大声说:“丁宝桢,你好大胆,竟敢在老佛爷面前失仪,你还要脑袋不?”丁宝桢赶紧捡冠准备戴上时,安德海走近脚一抬把丁宝桢的顶戴踢滚到一旁。三是权欲熏心利令智昏。四是最要命的一点。他在慈禧太后面前得宠后,连同治也不放在眼里,表现十分傲慢,处处事事找小皇上的茬,因此载淳恨透了安德海。载淳还在当大阿哥时,就曾因安德海插话接舌,当着慈禧的面大发雷霆,让安德海掌嘴一百。慈禧虽然不大高兴,但为了维护皇子的尊严,也未加阻挡。咸丰死后,6岁的载淳就问:“我当皇上,能说杀谁就杀谁吗?”贴身太监问要杀谁,载淳在其手上写了“小安子”。

时机终于来了。同治得知安德海想出京为他置办龙袍,于是灵机一动,来了个“我不管那闲事”。这时宫廷上下都知安德海是要找死,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劝阻。

安德海离京,载淳立即到长春宫绥寿殿去找慈安太后商量。慈安早知载淳有除掉安德海之意,同时也认为安的确是一大祸害,如不除掉后患无穷。但如何除掉他,确实费了一番心计:安德海离京期间,必有折子奏来,只要慈禧不知,事情就好办。于是慈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以慈禧近日身体欠佳为由,建议让皇帝看奏折,学习处理政事。慈禧也同意,就传懿旨:内奏处的黄匣子先送给皇帝,让皇帝每天下了书房到自己的翊坤宫看奏折。这样一来,就有了剪除安德海的良机。

八月初五夜,丁宝桢亲审安德海。开始安德海傲然兀立,满不在乎不开口。丁便大声喝问:“安德海就是你吗?”安德海说:“丁宝桢,你连安老爷都不认得,做什么混账抚台?”这时,王心安伸手在安德海头上使劲一按,来了个“泰山压顶”。安德海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才说是奉西太后懿旨出京。可地方既没见到明发上谕,安德海手中又没有奉准出京的勘合,当然丁宝桢不认可。安德海恼羞成怒,轻蔑地冷笑道:“丁大人,你想把我怎样?难道还要杀我不成?”丁宝桢厉声斥道:“你携带妇女,擅用龙凤旗,还有小旗子上那玩意儿;你一路招摇,惊扰地方,不要说是假冒钦差,就算果有其事,凌迟处死,亦不为过。”安德海这才软下来,求丁大人高抬贵手,放他一马。丁宝桢为稳妥起见,先把安德海等人押历城县,并马上修书一封奏明皇上,等候朝旨。

铜仁到梵净山多少公里

(一)

“宫保鸡丁”,一道闻名遐迩的中华传统名菜。选以新鲜鸡脯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埠,举凡餐馆食肆,皆为必备菜肴。这“宫保”二字,还常常被误写为“宫爆”,实为谬传。提起此菜由来,须从山东济南府讲起: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第七子朱榑受封齐王,就藩济南,于城南建齐王府。至大清朝,此处成为山东巡抚衙署,府中各处,仍沿袭旧名,其中二堂与上房分界之处,叫做“宫门口”。因此,“宫保”一词,几乎成为山东巡抚专用的别称。虽然朝廷恩赏的“太子少保”亦可称为“宫保”,但总不如山东巡抚来得贴切。同治初年,素有“清刚勤敏”之誉的名臣丁宝桢,经曾国藩、阎敬铭保举,由山东按察使升任巡抚。案牍之余,他将鲁菜中的“酱爆鸡丁”与家乡贵州的“辣子鸡丁”相结合,改良发扬而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引来交口称赞,人皆以“宫保鸡丁”名之,流传至今。

(二)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省平远州(今织金县)牛场乡人。五岁启蒙,读《周易》、《诗经》,八岁时,即有《风筝》诗传世:“忽地因风起,高明仰太空。纸鸢频作伴,画虎俨称雄”。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因母丧,回乡丁忧。期间恰逢苗民与白莲教举事,席卷黔境,经贵州巡抚蒋霨远“奏留”,朝廷特旨授丁宝桢为翰林院编修,留军效命。丁宝桢遂变卖家产,召募乡勇参与镇压,一度募兵至四千人,先后收复平越(今福泉县)、独山等数城。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攻略湖南,全湘震动,丁宝桢奉命奔赴沅陵、芷江、辰溪一带募勇防剿,勉力支撑九个多月,卓有勋劳,因功授为岳州(今岳阳市)知府,开始了疆臣之途。

当时,湖北南岸十二州县尽陷于太平军,一江之隔的岳州城也已先后失陷四次。丁宝桢到任时,城内居民四散,府库空虚。于是他首先稽查户口,年四十以下十五以上者编列成营,以兵法约束,得兵勇八十余营,分驻凤凰山及府城各要隘。并于城内文庙掘地,得吴三桂所铸大炮数百尊,皆可用。又组织洞庭湖渔民五六千户,均以营制部署,配以火枪、铜锣、旗帜,驻防城陵矶等地,日夜巡守。一番举措之后,军民一心,都有了固守城池之志。太平军见此地防御甚严,不得已回师江西,岳州全境得获保全。

咸丰十一年十月,湖南巡抚毛鸿宾暨湖广总督官文,联折上奏朝廷,保荐丁宝桢升任长沙知府。称:“该员联络团绅,周历要隘,布置井井,市民信服……勇于任事,明干有为,实为知府中出色之员”。消息传来,岳州绅民箪食壶浆、陈情攀留,拖延了一月有余,丁宝桢才得以动身赴任,饯行的百姓犹依依不舍。

(三)

同治二年(1863年),43岁的丁宝桢擢任山东按察使。当时的直、鲁、豫一带,捻军纵横往来,频频威胁京师。清廷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军追剿,颇有斩获。僧王贵胄勋臣,性情倨傲,接见各地司道以下官员概不设座。丁宝桢赴任途中,路过其驻营地淄川,照例投帖拜见。在得知了僧王的“规矩”后,便对门吏言道:“同役国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都大吃一惊。僧王接报,对丁宝桢的耿介大加佩服,于是“改容加礼”,出门相迎。此事很快传遍山东,巡抚阎敬铭闻之,不禁对这位新到任的按察使刮目相看,亲自到郊外迎接。此后“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僧格林沁在山东菏泽中了捻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僧王麾下的蒙古骑兵,乃是清廷倚为干城的精锐,东征西讨,功业彪炳。如今兵败身殒,朝野震惶。按例,山东各级官吏均被连坐问责。丁宝桢也未能幸免,被交“部议”处分,所幸其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又有曾国藩等为其辩诬,得恩旨留任。此时,巡抚阎敬铭上表乞休,并向朝廷举荐丁宝桢自代,获准。于是,47岁的丁宝桢成为山东巡抚,一品封疆。

(四)

当时的山东,当务之急有两件:一是剿捻,二是治河。僧王败亡,朝廷令李鸿章督率淮军入鲁,继续追剿。丁-李二人在征讨方略上多有龃龉,两军各自为战,缺乏协调配合。捻军则因势利导,采用“官东我西、官南我北”的短促游击战术,频频得手。剿局不利,丁-李则互相攻讦,多次被朝廷严谴。后来,官军改用筑圩、围河战术,逐步收缩捻军活动区域,形势才稍显缓和。同治七年,丁宝桢上书,指出捻军在鲁豫两省奔突日蹙的情形下,很可能会掉头北窜,威胁京畿。他在提醒朝廷注意京城防卫的同时,还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势做出了相应的部署。没过多久,捻军果然从河北定州北犯,近畿震动。早有准备的丁宝桢,闻警后立即率领山东劲旅数千,赍五日粮,自东昌府星夜驰援。激战旬月,捻军溃败。这一战,沿线各地守军都被朝廷降旨谴责,惟有山东巡抚丁宝桢“独以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丁宫保威名,传布天下。而捻军经此大挫,胆气尽失,在各路官军合力围剿之下,终被聚歼于山东,历时十八年的“捻乱”,就此平定。

同治八年(1869年),正是息兵弭乱的太平时节,上上下下都有了一些“同治中兴”的意味。这年七月,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无旨出京,宣称“采办龙衣”,沿运河一路招摇南下。途经山东泰安时,被巡抚丁宝桢派遣总兵王心安、知县何毓福擒拿,并押解至济南关押。五日后,军机处六百里加急批复:“著丁宝桢……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当晚,一代权阉安德海被处斩于济南。此事一出,不啻晴天霹雳,震动朝野。安德海在辛酉政变中曾为慈禧-恭王立过大功,此后恃宠而骄,贪财擅权,连小皇帝同治也不放在眼里,朝中清流无不切齿痛恨而欲除之。此番得意忘形,竟不顾“太监不得私自出京”的祖制,恣意妄行,正好落在刚严耿介的丁宫保手上,也算是命中劫数。安德海伏诛的消息传来,朝野交口称颂。李鸿章“矍然起,传示幕客,字呼丁公曰:稚璜成名矣!”,曾国藩也对幕友薛福成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豪杰士也!”。慈禧太后虽然心头窝火,但丁宝桢行事缜严,无懈可击,安德海罪证确凿,再加之满朝文武的支持,也就只好顺水推舟了。

战乱方敉,接下来便是治河。1855年(咸丰五年)8月,黄河于河南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豫、鲁、直三省顿成泽国,百万生灵涂炭。河道“神龙摆尾”,由南甩到北,自山东寿张、东阿之间冲断运河,最后夺大清河入海。泥沙淤塞、久疏治理之下,下游的山东受害最深,河患不断。1871年,郓城侯家林段决口,“灾民田庐漂没,资粮悉已无存,荡析离居,极为可悯”。正在病假修养的丁宝桢,闻讯急赴决口处视察。他一面上奏朝廷,截留运河漕粮四万三千石以赈济灾民,一面拟定封堵方案,组织人工昼夜施工,并亲赴工地督办,“与役夫同艰苦,人情和乐,争先趋事”。在巡抚大人的躬亲之下,决口仅耗时二十五天即提前合龙。原拟用银三十六万两,实际只用三十二万八千两,所余悉数归还藩库。在颟顸腐败的晚清官场,如此勤励清廉的治河工程,实属难能可贵。顺利竣工之后,朝廷对丁宝桢的功绩予以表彰,称其“艰巨独任、功成迅速、给予优叙”。侯家林堵口,是近代山东第一次大规模的黄河堵口工程,为后来的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参照和经验。

1873年(同治十二年),铜瓦厢河道再次决口,导致下游山东东明一带河段亦被冲决。此次灾情比两年前的侯家林决口严重数倍,巨野、济宁、嘉祥等州县悉数被淹,微山湖、南阳湖等湖泽被连成一片,水面宽至数百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此时的丁宝桢,正在老家贵州平远扫墓省亲,获悉后立即星夜兼程赶回山东。目睹惨重的灾情后,丁宝桢寝食难安,自责道:“千百万民生之颠连不为补救,抚心何以自安?”。在他的多方统筹下,治堵工程排除种种艰难,得以在光绪元年开始。已过了知命之年的丁宝桢,亲自审查制定了“堵合决口、引归旧河”的施工方略,并昼夜驻守在工地督导抢修,历时四个多月,工程终告完工,水患逐渐褪却,百姓回还家园。原先预计需银98万两,实际只用了54万两。初登大位的光绪皇帝,对此极为欣慰,颁旨称赞丁宝桢“力任巨艰,督牵有方”。

两次治河功成、两次得到上谕褒奖,这在清代治河史上是少有的。丁宝桢“清刚勤敏”的官声,称誉四海。

(五)

同光年间,列强再启边衅。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十三年,日本犯台湾;光绪元年(1875年),英国侵云南,英法两国军舰进犯烟台港;身处海防前哨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一面整顿山东水师,积极防御,一面在烟台、威海、登州等处构筑炮台,加强海防建设。同年,他致函北洋大臣李鸿章,提议筹建“山东机器局”,兴办军事工业,抵御外侮。此议得到李鸿章的赞同并由丁宝桢全力负责实施。同年十月初一,山东机器局正式挂牌成立。共招收各级技工250人,由徐建寅任总办、薛福辰为会办、曾昭吉总管机器设计和生产业务,上述三人均亲身参与过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中国最早的近代工厂建设,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俊才。对他们的任用,充分体现了丁宝桢“练兵必先利器,制造尤贵得人”的不凡见识。

山东机器局历经变革,一直不断发展,于1953年改称为山东化工总厂,2002年,改制为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公司,延续生产至今。

(六)

光绪二年(1876年),太子少保、山东巡抚丁宝桢署理四川总督(后改实授),授头品顶戴、挂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进京面圣期间,光绪帝颇加慰勉,赐“紫禁城骑马”,慈禧太后亦优礼相待,并为之题写“国之宝桢”字幅。看起来,七年前的那桩惊天公案,似乎已经被倚重之情所消解。

当时的四川,吏治腐败,百姓困苦。古来“天府之国”,却因都江堰年久失修,逢雨必涝;盐务积弊丛生,导致财赋收入锐减;交通蔽塞,无任何近代工业可言;丁宝桢不仅要解决这一系列棘手问题,还要面对四川官场存在已久的排外心理。不禁让人浩叹:蜀道难,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丁宫保任重道远。

新官上任,首先是整顿吏治、改革弊政,他查验四川各级官员的账目,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并裁撤了营私剥民、用度奢侈的“夫马局”,这些改革初步震动了四川官场的贪风劣习,使人看到了新总督的雷厉风行。随后要解决的,便是治水。因经费短绌,都江堰工程已失修百余年,“江底愈淤愈髙,水涨辄多泛滥”。已经在两度治黄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的丁宝桢,到任之日立即启动了大修工程。他提出“外江之淤宜淘,内江之漕宜垫”的主张,保证“内六外四”的传统分水定则不受影响。大修工程从光绪二年十二月开始,于第二年四月竣工。在施工期间,丁宝桢不仅“轻骑减从,躬冒霜雪,沿江督率”,还创造性的使用了“易笼为石”的修堰方法:即将原来由石竹笼构成的堰堤改为条石砌切,以桐油石灰塞缝,再用铁链加固。这样一来,堰堤的坚固性大大增强。此外,在坚持深挖淤塞之余,他还否决了要将“大鱼嘴”退缩的提议,坚持保留了原有的形态。整个工程施工里程达70余里,挖土40余万方。竣工之后,当年即遇特大洪水,新建各鱼嘴完好,仅人字堤等几段堤身被冲垮37丈,后又及时修复。再以后,岷江之水“晏然顺轨各堰,层层消纳,但有灌溉之利,绝无泛滥之患”。天府之土,重又恢复了沃野千里的生机。如此福泽后世的大型工程,仅耗银十二万两,丁宝桢无愧“能臣”、“廉吏”的美名。

功成之日,丁宝桢喜不自胜,随兴赋诗咏怀:

龙门凿后大河通,告锡元圭报德崇。

别导江流分内外,全将地力遍西东。

蜀人庙祀由来久,秦代山川尚此同。

善创何人能善述,兴怀救弊恨无穷。

经过此番治理,都江堰灌区的范围从原有的十个县扩至十六个州县,奠定了此后一百多年灌区面积的基本格局。后人在离堆公园的“堰功道”上,塑起了丁宝桢的雕像,以表达纪念之情。当时的石砌河岸和鱼嘴,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丁公鱼嘴”。

改制很快就见到了成效,盐业的产销和课税体制得以理顺,史称“开办官运以来,民皆食贱,商皆获利,私贩稀少,实无稍害”,实现了民间减负、府库增收的双赢,盐税岁增百余万两,川省财政收入数倍于前,一举扭转了多年的亏空且有盈余。此后的北洋海防、滇边军务、山东机器局等,都曾得到过四川盐税的支持。光绪八年,丁宝桢结合盐改的经验,颁布刊行了《四川盐法志》,从制度和理论上对盐制进行了完善。

厘清水利和财税这两件大事的同时,丁宝桢决心移植山东的成功经验,着手创办四川省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四川机器局。当时川省舆情,对西式工业诸多排斥,时任按察使方浚颐,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曾著有《机器论》一文,道:“制枪、制炮、制火轮船,旷日持久,以技艺夺造化,则干天之怒”云云,其看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官员的心声。丁宝桢必须以实效来回击这种指责。光绪三年(1877年)十月,机器局在一片质疑声中于成都东门外下莲花池开始建设,原山东机器局总管曾昭吉担任总办。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共生产水轮机器及各种机器共25部,未合成机器等项共12069件,已合成后膛枪共148杆,未合成洋枪161杆。耗银73000两,较之其它机器局所费仅为十分之一。饶是如此,依然招来了台谏的弹劾,机器局一度被迫停办。随后,丁宝桢多次上奏朝廷,强调机器局存在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效。在他的据理力争下,朝廷终于明令“设法兴办,毋使废堕”,机器局得以复工。此后一直稳定生产,成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军工企业,为四川的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丁宝桢督蜀十年,励精图治,四川的经济社会得以迅速发展。光绪十一年,英国侵占缅甸,图谋滇、藏,丁宝桢四方奔走,加紧筹划西南防务,不久病倒。在病榻之上,闻知中法军队在台湾对峙,他又派出五营川军兼程驰援,成为全国增援台湾的第一支部队,一时传为美谈。李鸿章在书信中说“窃念时局多艰,西陲一隅,全赖大才挹拄”,对丁宝桢的艰劳予以高度评价。

(七)

光绪十二年(1886年)6月6日,勋勤懋著的丁宝桢在成都任所辞世。光绪帝“遽闻溘逝,悼惜殊深”,下旨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诚”。讣闻传来,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安葬。朝廷下旨:“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丁宝桢一生为政清廉,两袖清风,俸禄常用于济困助教,《清史稿》载:“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次年秋,灵柩归葬于济南历城丁家林地。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并建“丁公祠”于趵突泉畔祭之。阎敬铭作《丁文诚公墓志铭》云:“凡有兴革,不避怨嫌……其知有国而不知有身,其天性然也”。

丁宝桢为官一生,清廉刚正,十分注重自身修养,今存《丁文诚公家信》,涵盖修身、治家、爱民、廉洁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至做官一事,原是讲求做事”、“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持心须公正,操守须廉洁”等语,今日仍可镜鉴。他主持兴办的织金凤西书院、济南尚志堂书局,如今都已修葺如新。一代中兴名臣,遗泽尚在人间。

惟公之生,其气英英;

惟公之没,其光烈烈;

熟黔之西,熟鲁之北;

其精在天,是安其魄。

一共有80公里左右。

扩展资料:

梵净山(Mount Fanjing):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为95%,是中国少有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为梵净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梵净山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有华山之气势,泰山之宏伟,兔耳岭之奇石,是旅游圣地。

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标,是黔东灵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返璞归真、怡养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间仙景和天然氧吧!著名诗人王心鉴《过梵净山》一诗“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栖心皈净土,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海内循道者,多来续仙缘。”即印证了梵净山风景优美,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魅力景色。

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14年4月,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0.60万?[1]?,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铜仁;百度百科_梵净山